谁也没料到,刚进三月不久,无锡梅园就迎来了一位大人物。
这位大人物可不是什么乐坛大咖,也不是影坛的大人物,而是出乎众人意料的荣毅仁之子——荣智健先生。
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这位在商界和政界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准备从香港飞回自己的老家无锡。
许多网友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就是难以置信。
荣智健曾是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不过随着他领导的中信泰富爆出巨大的问题,这位曾经的辉煌人物也经历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失落。
就在大家以为这位富翁会一直沉沦时,竟然有人爆料说他不仅走出了低谷,还仿佛重新振作了一般,回到了那个充满荣光的无锡荣氏梅园。
“可这真的有可能吗?连兵败的项羽都羞于回到江东。”
事情的发展,真的是让不少网友感到意外。
这篇文章的信息来源于权威媒体【无锡梅园】【无锡博报】【百度百科】(具体信源见文末)。为了让内容更易读,细节可能会经过一些调整,请大家理性看待,仅作参考哦!
一次归途惹热议
原本以为网友们传的只是虚假消息,没想到在3月5日,荣智健竟然真的从香港回到了无锡,回到了荣氏家族几代人都深爱的荣氏梅园。
不过这次回归,阵仗倒是挺大的。
刚一下飞机,机场外就聚集了一大群人,特意来迎接这位为中国发展贡献颇丰的成功商人。
尽管备受瞩目,这位在香港取得巨大成功的老人却毫无身段,不光待人和善、亲切,连他的穿着也相当简单朴实。
眼下天气冷得很,这位老人穿得相当厚实,羽绒服包裹得严严实实,下面搭配一条黑色棉裤,绝对是他保暖的“法宝”。当然,荣智健老爷子还特别戴上了一顶蓝色帽子,抵挡寒风的侵袭。
从这身简单朴实的装扮来看,大家觉得荣智健更像是一位和善的普通老人,跟那些低调的富豪比起来,他显得特别亲切。
经过一番交谈,许久没回家的荣智健在当地负责人的带领下,开始参观现在的梅园。
走着走着,眼前的景象深深打动了荣智健。
这地方曾是他祖辈们最喜欢的地方,也是他成长的地方。虽然后来,他的父亲荣毅仁为了家国大义,将梅园贡献给了国家。
对84岁的荣智健来说,梅园依旧是他最熟悉、最钟情、也是最挂念的地方之一。
一想到这些,荣智健在跟随当地领导欣赏美景的时候,特意掏出手机来拍照留念,拍完后还显得有点激动呢。
瞧现在这个经过精心打理的梅园,荣智健禁不住哼了几声,他甚至觉得,把梅园捐献给国家简直是他老爸荣毅仁最理所当然的选择。
“你们瞧瞧,现在的梅园可真是打理得太好了!”
荣智健老爷子的表现,让身边的随行人员以及不少网友都感触颇深,真的是触动到人心了。
评论区里,大家纷纷提到的一句话,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他们希望老爷子能够把荣家那份热爱祖国和家乡的家风继续传承下去。
就像荣老爷子的父亲,跟爷爷一样。
三代从商,三代传奇
大家都知道商人看重利润,不太在乎离别,但说到荣家人,这可就另当别论了。
从荣智健的爷爷荣德生那一代起,荣家人可都是亘古不变的顶尖男子汉。
当荣德生生活的那会儿,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时期。为了拯救国家和无数人民,他和哥哥荣宗敬,果断放弃了那些轻松赚钱的钱庄行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发展国内实业的事业中。
1910年,兄弟俩凭借六千块钱庄的盈利,大胆干起了第一家保质又保量的保兴面粉厂。厂子一开张,就凭借其物美价廉的特点赢得了百姓的喜爱,几年后,他们的产品也得到了不少外国人的赞赏呢。
看到实业救国取得成效,荣氏兄弟可就加猛劲了,纷纷在上海、无锡、汉口、济南等地开办了许多物美价廉的面粉厂。
等他们赚了不少钱后,志向远大的荣氏兄弟,就把目标对准了纺织厂,同样坚持以优质低价的产品来服务当时的老百姓。
得益于这对兄弟的辛勤付出,老百姓的生活真是改善得杠杠的,连他们自己也赚得盆满钵满。
可是,正当大家以为日子能一直过下去的时候,侵华战争却突然降临,这对荣氏兄弟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打击。日本鬼子不仅抢劫他们,甚至还把他们大部分企业给烧了,荣宗敬因此闷闷不乐,最后也活不下去了。
等荣德生好不容易挺过抗战的苦日子,没想到国民党又搞事了,甚至想着在失败后,带着荣德生的生产设备跑去台湾。
心系老百姓的荣德生怎么可能答应呢?他顶着巨大的压力,毅然决定把生产设备留在了大陆,这一举动为中国大陆战后的恢复和振兴,确实做出了很大贡献。
可惜的是,当他想继续为祖国贡献力量时,1952年因病去世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儿子荣毅仁接过了荣德生的事业,继承了他的志向。
荣毅仁,作为荣德生的儿子,也怀揣着一颗为祖国奉献的赤诚之心。
在荣毅仁先生奋斗的那些年里,他不仅注重事业发展,也渴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荣毅仁先生的贡献可不小哦!他1955年就向国家捐出了很珍贵的荣氏梅园,真的是心系国家。接着,在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键时期,他还率先把自己所有的企业拿出来与国家合作,这样的举动,令人佩服得很!
对那些把钱看得比命还重要的商人来说,这事儿几乎是天方夜谭。不过对于荣毅仁这个红色资本家来说,这样的选择反倒是一种必然。
之后,他心怀大义,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刻,多次主动出手提供援助。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家在成立中信的时候,由于国务院的拨款不够,创业资金跟不上。为了帮国家渡过难关,本可以不花太多钱的他,却多次慷慨解囊,助力中信的创建。
对这样的人民企业家,国家是非常尊重和优待的。中信一旦成立,就交给了荣毅仁来发展。他确实没有辜负期望,把中信做得越来越大,总资产甚至达到了惊人的八百亿。荣毅仁自己也因此晋升为中国的首富。
从某种程度上,这算得上最美好的相互成就。
不仅他,就连他的儿子荣智健也是个不简单的商人。
虽然出身背景非同一般,但他在家风的熏陶下,没像其他富家子弟那样任性,反倒是很明白为国家和社会尽一份力。成年之后,他在国内电站、桥梁、隧道和公路等公共事业,还有房地产领域的发展和建设上,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算得上一位杰出的人民企业家。
结语:
看看荣氏的祖孙三代,个个都是有德有行的优秀企业家。
要是这样的企业家多一些,咱们的社会肯定会变得更美好,大家都能感受到吧。
